当前位置: 首页 《史记》全文注释

《史记》全文注释

史记五帝本纪翻译注释及原文

史记五帝本纪翻译注释及原文如下:

黄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曰轩辕。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,幼而徇齐,长而敦敏,成而聪明。轩辕之时,神农氏世衰。诸侯相侵伐,暴虐百姓,而神农氏弗能征。於是轩辕乃习用千戈,以征不享,诸侯咸来宾从。

而蚩尤最为暴,莫能伐。炎帝欲侵陵诸侯,诸侯咸归轩辕。轩辕乃修德振兵,治五气,艺五种,抚万民,度四方,教熊罴貔豹狐虎,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。三战,然后得其志。蚩尤作乱,不用帝命。

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,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遂禽杀蚩尤。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,代神农氏,是为黄帝。天下有不顺者,黄帝从而征之,平者去之,披山通道,未尝宁居。

译文:

黄帝,是少典部族的子孙,姓公孙,名叫轩辕。他一生下来,就很有灵性,在襁褓中就会说话,幼年时聪明机敏,长大后诚实勤奋,成年以后见闻广博,对事物看得透彻。

轩辕时代,神农氏的统治逐渐衰弱,诸侯之间互相侵伐,祸害百姓,而神农氏无力征讨。于是轩辕就动用武力去讨伐那些不守纪律,不来朝拜神农氏的人,因而诸侯都对他表示臣服与追随。而蚩尤最凶暴,没有人能够制服他。

炎帝也好欺凌他人,因此诸侯们都拥护轩辕。于是轩辕修行德业,整顿军旅,研究四时节气变化,种植五谷,安抚民众,丈量四方的土地,训练熊、罴( pi)、貔( pi)豺( xiu)、躯( chu)、虎等猛兽,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,先后打了三仗,才征服炎帝,如愿得胜。

蚩尤发动叛乱,不听从黄帝之命。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,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,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。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,取代了神农氏,这就是黄帝。天下有不归顺的,黄帝就前去征讨,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,一路上劈山开道,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。

史记平准书原文及注释翻译

《史记·平准书》原文及注释翻译如下:

原文:

汉兴,接秦之弊,丈夫从军旅,老弱转粮饷,作业剧而财匮,自天子不能具钧驷,而将相或乘牛车,齐民无藏盖。于是为秦钱重难用,更令民铸钱,一黄金一斤,约法省禁。而不轨逐利之民,蓄积余业以稽市物,物踊腾粜,米至石万钱,马一匹则百金。

天下已平,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,重租税以困辱之。孝惠、高后时,为天下初定,复弛商贾之律,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。量吏禄,度官用,以赋于民。

翻译:

汉朝刚刚建立时,承接了秦朝的弊端。男子汉只能从军旅,老弱转送粮饷,工程量巨大导致财力匮乏。以至于皇帝不能装备四匹相同颜色的马来拉车,而将相只能乘坐牛车,平民百姓没有存粮。在这种情况下,秦朝的钱币太重难以流通,于是命令百姓新铸榆荚钱,同时规定一黄金一斤,废除或简省秦朝的一些苛刻的法令和禁条。

但是那些不守法令、唯利是图的人,却囤积居奇造成物价飞涨,一石米卖到了一万钱,一匹马的价值是一百金。天下已经平定,高祖才命令商人不能穿丝绸乘车,加重租税以使商人受困苦侮辱。孝惠、高后时期,因为天下刚刚安定,又放宽了商贾的律法,但是商人的子孙还是不能做官吏。评定官吏的俸禄,估量官府的用度,以此向百姓收取赋税。

《史记·平准书》的表达思想:

1、重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:

《史记·平准书》强调了汉初社会的贫困和经济的萧条,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。司马迁认为,汉初的贫困状况与秦朝的暴政和战乱有关,而汉武帝时期的政策则是为了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。司马迁在文章中提到,汉武帝时期通过调整物价、加强货币管理、减轻赋税等措施,使社会经济得到了繁荣和发展。

2、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:

《史记·平准书》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,这是当时的一种新经济思想。司马迁认为,国家应该通过政策手段来调节物价、管理货币、控制市场等,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目的。这种思想与现代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政策有相似之处,但也有很大的区别。司马迁的主张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提出的,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。

3、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:

《史记·平准书》中还体现了司马迁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关注。司马迁认为,一个好的社会应该给予每个人公平的机会和待遇,而不是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。他批评了不法商人和豪强地主的囤积居奇、操纵市场等行为,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百姓的利益,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。他主张国家应该采取措施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社会的正义。

史记留侯世家原文翻译及注释

史记留侯世家原文翻译及注释如下:

翻译:留侯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。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,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,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,径直把他所穿的鞋丢到桥下,回过头对张良说:“年轻人,下去(给我)把鞋取上来!”张良非常吃惊,想要打他,因为看他年纪老,竭力忍住气,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。老人说:“给我把鞋穿上!”

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,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。老人伸出脚穿上鞋,大笑而去。张良非常吃惊,目送着他离去。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,又转回来,(对张良)说:“(你)这个年轻人有出息,可以把本事传给你。五天之后天亮时,在这里跟我相会。”张良于是感到很奇怪,下跪说:“好。”

五天之后天亮时,张良到那里去。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,(他)非常生气地说:“(你)跟老年人约会,(比老人还)慢来,为什么(这样)呢?”(说完就)走了,说:“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。”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,张良就到那里去。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,(他)又非常生气地说:“(你又比老人还)慢来,为什么(这样)呢?”

注释:留侯,张良的封爵。张良封于留,故称留侯。留,本春秋宋邑。秦置县,治所在今江苏省沛县东南。按张良字子房,见《汉书·张良传》。韩,古国名,战国七雄之一。春秋时,晋封韩武子于韩原,其后世为晋卿。魏、赵三分晋国,公元前 403年被周烈王承认为诸侯国。魏、赵三分晋国,公元前 403年被周烈王承认为诸侯国。

留侯世家介绍:

《留侯世家》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,收录于《史记》中。这是一篇关于张良的传记。文中围绕张良一生的经历,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,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,生动地刻画了张良的为人及其性格特征,使这一历史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。

司马迁(约公元前145或前135年—?),夏阳(在今陕西韩城西南)人。出身史学世家,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。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,先后求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门下。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,所到之处均考察风俗,采集史迹传说。

《史记》的注释是什么

1、少典:诸侯国号,实际就是远古的部族名。子:后代。

2、干戈:干和戈均为古代兵器。

3、咸:都。

4、五气:五行之气。“治五气”指研究四时节气的变化规律。

5、罴(pí)、貔(pí)、貅(xiū)、貙(chū):均为猛兽名。

6、荤(xūn)粥(yù):部族名,即匈奴。

7、阿(ē):弯曲的地方。

8、时:按季节。

9、嫘(léi)祖:中国上古时期人物,黄帝元妃。

10、颛(zhuān)顼(xū):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。

11、絜(jié)诚:谓洁身诚意。

12、帝喾(kù):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帝王。

13、蟜(jiǎo)极:中国上古人物,帝喾之父。

14、嶷(yí)嶷:形容道德高尚。

15、溉:灌溉。一说同“概”。

《史记》取材内容

特别可贵的是,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,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,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,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,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,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,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。由于取材广泛,修史态度严肃认真,《史记》记事翔实,内容丰富。

声明:

1、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作者文责自负。

2、本网站部份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,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、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不承担责任。

3、如果有侵权内容、不妥之处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,请联系

推荐文章

更多

最新文章

更多

热门文章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