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篱乐府的寓意

haifangwang 阅读:1 2024-04-28 23:50:13 评论:0

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

影响

一、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,另有文、赋等,人们将他称作“田园诗人”。他最著名的作品为《桃花源记》,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,和谐美好且没有战乱,自食其力的社会。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,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。

二、陶渊明诗歌表现出蔑视权贵、遗世独立的气节,朴实自然的诗风,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大而深远。

个性分明,情感真挚,平淡质朴,不大用典,简洁含蓄,“质而实绮,臞而实腴”,富有意境和哲理,主观写意,杂有儒、道各家思想。除了传统儒家思想外,也深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。陶诗“通篇浑厚,难以句摘”,不致力于锤炼,写来天真自然。

三、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。刘勰著《文心雕龙》,对陶渊明只字未提。锺嵘《诗品》虽列之为中品,却推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,后世对陶诗评价甚高,唐宋以后对陶诗更推崇备至。认为其诗“其源出于应璩”。

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:“其文章不群,词采精拔,跌宕昭彰,独超众类。抑扬爽朗,莫之与京”。《文选》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,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。

四、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,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。杜甫诗云:“宽心应是酒,遣兴莫过诗,此意陶潜解,吾生后汝期”。

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:“渊明诗初看似散缓,熟看有奇句。……大率才高意远,则所寓得其妙,造语精到之至,遂能如此。似大匠运斤,不见斧凿之痕。”又云:“质而实绮,癯而实腴。”

苏东坡更作《和陶止酒》、《和陶连雨独饮二首》,《和陶劝农五首》、《和陶九日闲居》、《和陶拟古九首》、《和陶杂诗十一首》、《和陶赠羊长吏》、《和陶停云四首》、《和陶形赠影》、《和陶影答形》、《和陶刘柴桑》、《和陶酬刘柴桑》、《和陶郭主簿》等109篇和陶诗,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。

且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性诗人孟浩然非常崇拜陶潜,风格与其极为相似。

五、元代戏曲家马致远,因仰慕陶渊明而自号“东篱”,后人辑散曲集为《东篱乐府》。

扩展资料:

一、简介

陶渊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

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

二、思想

陶渊明在青年时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,有着“猛志逸四海,骞翮思远翥”的入世抱负。

三十岁时陶渊明先后入了桓玄(晋安帝隆安三年,公元399年)勤王的僚属,但是后来桓玄篡晋,他又加入了刘裕讨伐桓玄的义军幕府(公元404年)。晋安帝义熙元年(公元405年),他意识到了刘裕也非真心匡复晋室,遂急流勇退以明哲保身,辞去彭泽令以避覆灭之祸,作《归去来兮辞》。

以明志(见《归去来兮辞》第一段最后一句为“抚孤松而盘桓”,第二段最后一句为“乐夫天命复奚疑”,各缀最后一字成桓疑)。公元420年刘裕篡晋后,在贫困躬耕中隐居的陶渊明,以隐喻手法写下了《桃花源记》

表达对此事最大的谴责,“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”感叹暴秦虽然酷虐,此时尤过于秦乱,所以闻者皆叹惋,在《桃花源诗》首即有“嬴氏乱天纪,贤者避其世”点明其意。

进入刘宋之后,陶渊明贫病加剧,江州刺史檀道济去劝他弃隐出仕,但是他不受馈赠,不为所动,就是不放弃他隐居求志、不食周粟的风范(因为陶渊明的曾祖父、祖父、父亲及自身俱在东晋为官,如同张良其家五世相韩,之后一生为韩报仇)。

正如他诗作:“历览千载书,时时见遗烈。高操非所攀,谬得固穷节。”他的后半生,正实践着他入刘宋后所改的名—潜,一生遂潜龙勿用了!

陶潜《桃花源记》对现实有深刻批判。桃花源中人的生活,与外界并无太大分别,一样是“往来耕作”,“屋舍俨然”,所不同的是,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处,“怡然自乐”。

桃花源中似乎没有村社一类的基层组织,又因与世隔绝,外界一切机构组织都无由对之施用权力,人们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。文章寓意是,外界社会赖以支撑的社会制度,恰恰是人们不能幸福美满生活的根源,一切政治、制度、机构都是多余的,乃是破坏和平安宁的根源。

陶渊明曾经说过:“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。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。”《千字文》中也有“尺璧非宝,寸阴是竞”的格言。

三、后世纪念

1、墓地

陶渊明墓,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南的面阳山南坡,北依汉阳峰,南为黄龙山,既满足了他“居止次城邑,逍遥自闲止”的意愿,又呈现出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情致。

2、五柳广场

位于重庆市酉阳桃花源二酉山五柳广场,设置有一雕塑,重200吨,净高9.9米,底座1.28米,总高度达11.18米,陶渊明雕像现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,为桃花源景区景点之一,雕像是采用江西省星子县的芝麻白花岗石为原材料,在当地加工而成,总耗材500吨,由江西省星子县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对此进行安装。

世界上最高的陶渊明雕像,比陶渊明故乡江西省星子县陶渊明雕像还高出1.28米,成为二酉山世外桃源文化主题公园的标志性景点。

3、纪念馆

陶渊明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的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隅,占地1600平方米,为纪念东晋诗人陶渊明而建立。1985年7月30日开馆。馆址原是陶靖节祠。祠的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,砖木结构,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,侧配有厢房。正堂塑立了2米多高陶渊明身像,头部扎漉酒巾,手握着一卷《山海经》。

两壁镌刻陶渊明四十一代孙、明邑庠生陶享所撰《陶靖节祠祀文》,又清翰林刘延琛所题书的匾额:“羲皇上人”、“望古遥集”。大门首有明嘉靖年间进士薛应旗为题书的“陶靖节祠”石匾,两耳门分别通向菊圃和柳巷。
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陶渊明

涉江采芙蓉的翻译

涉江采芙蓉的翻译是"crossing the river to collect lotus flowers"。

拓展资料

1、"涉江采芙蓉"的字面意义

涉江采芙蓉是一句描述诗句,字面意义是"踏水过江去采摘芙蓉"。其中,“涉江”表示通过江河,指涉水而过;“采芙蓉”则指采集莲花。这个短句意境深远,形象地描述了人们穿过水面漫游,以采集美丽的芙蓉花。

2、诗歌寓意和情感表达

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崇拜和追逐,以及对美丽花朵的喜爱。它常常用来赞美女性之美,将女子比喻为芙蓉花,形容其美丽动人的特质。另外,这句诗也可以被视为对自由、纯洁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。

3、文化内涵和引用

涉江采芙蓉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诗句和表达方式,源自古代的诗词作品,比如《东篱乐府序》中的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。这个诗句常常被用作文学创作中的表现手法,例如描绘自然景色、表达情感或塑造形象等。

4、影响和引申意义

涉江采芙蓉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,形容追求美好、追逐梦想的行为。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积极向上、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,也可用于表达对某个美好事物或人的向往和追求。

这个诗句形象地描述了人们穿越水面,采集美丽的芙蓉花。它寓意美好、纯洁、向往和追求,并常常用来表达对自然美景、女性之美或自由追求的赞美。

在中国文化中,这个诗句有着深远的影响,常常被引用于文学创作中,同时也演变为一个常用的成语,用来形容积极向上、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和美好事物的追求。

苏轼的兰花诗

苏轼的兰花诗如下:

苏轼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号东篱,汉族,临安(今浙江杭州)人。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官员。初为进士,历任潮州、儋州等地知州、巡检使等职,后因被降职而隐居发呆三年,又历任襄州兵马都监、太原府知府等职。

苏轼文学成就卓著,诗词歌赋轰动一时,被誉为豪放洒脱、清新自然、含蓄婉约的代表,尤以遗篇《江城子》、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、《草》、《水调歌头》、《蝶恋花·春景》等著名,著有《东篱乐府》、《次韵谢李侍御》、《赤壁赋》、《兰亭序》等文集,书画亦颇有造诣。

他的诗歌以豪放洒脱、清新自然、含蓄婉约等风格而广受好评。其中,他的《兰花赋》被誉为“兰花诗”,以其鲜明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感染着读者。

苏轼的《兰花赋》最早是写在陈玉莲的《玉堂花卉谱》上。他以对兰花的赞美和弘扬为主题,通过精彩的描写和深入的寓意,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描述方面,苏轼十分细致地描绘了兰花。他写道:“缤纷几种,或有晚霞之色,或有清影之芬。”这里的“晚霞之色”形容兰花呈现出美丽的红色或粉色。

而“清影之芬”则形容兰花在阳光下呈现出清新的气息。整个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了真实的兰花,感受到了它们的生命力和美丽。

寓意方面,苏轼通过对兰花的品性赞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。他认为兰花不矫揉造作,清新洒脱,正像一种优秀的人格品质一样,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。

同时,苏轼也透过兰花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。他以兰花之高洁、自肃为自己在官场上感到愤慨和绝望时,洒然一笑,融入大自然,遗世独立的精神的表现。

总之,苏轼的《兰花赋》是一篇诗文佳作,通过对兰花形态的真实描绘和对兰花精神的深切领悟,揭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真谛。

在他笔下,我们看到了兰花的高尚品质,也看到了苏轼的人格力量。苏轼把前人历代诗文推陈出新,释放出强烈的创作活力,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巨匠,留下了不朽的艺术遗产。

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meiwentx.cn/meiwen/11800.html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